這段時間
家住大德路、文竹路箱涵周邊片區的市民
應該對以下場面印象深刻
有這么一群人
他們頻頻在您家附近徘徊
時而掀開您家門口的井蓋
時而在井口邊上“涂鴉”
時而帶著神秘設備伸進管口搗鼓
意猶未盡時
他們還可能“自來熟”地與您攀談起來
“請問您家的化糞池建在哪?”
“建多久啦?”
“出口接在哪里呢?”
“這片區管網怎么走,您熟悉嗎?”
別慌
他們不是什么“壞人”
而是專業靠譜的地下管網“體檢醫生”
“盤問”這么多
只是為“普寧市區污染源溯源排查”這項工作
市區地下暫未探明的污染源、暗管等
管網“黑戶”可由他們“落戶”
進而編制成“排水管網一張圖”
為練江深入整治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
1
抓重點:從市區箱涵溯源排查開始
本次污染源溯源排查范圍為普寧市區72.6平方公里,包含污染物排放單位和城鎮居民生活污染和其他產生、排放污染物的設施。覆蓋所有產業活動單位。
“體檢”流程分為管探、測繪、溯源三部分。
目前重點對市區箱涵內不明排口進行溯源排查。
▲ 管探:找到箱涵排口上游相關管網,并在井口附近進行標識。
▲ 測繪:運用全站儀等工具,測得管網(井蓋)平面坐標、高程等數據,并將其匹配至專業軟件。
▲ 溯源:“逢井必開”,運用QV管道潛望鏡等工具,檢測污染源來向,評估排水管道自身結構完好性,查明管道可能存在的雨污混接、私接、偷排等情況,定性判斷雨水系統的污染源和污水系統的外來水……
2
建檔案:“一張圖”記錄地下管網“家底”
上圖為本次箱涵溯源排查試點成果圖之一
未放大之前
密密麻麻、縱橫交錯、顏色各異的線條與色塊
均為溯源人員排查后所作的標識
其工作量可見一斑
放大之后
片區管網分布、流向、材質
細至樓房陽臺排水(污水立管)均有所標識
可謂如“繡花般”精細
每個污染源都有“專表”
記錄著井口編號與位置、混接類型、水質
管道規格與材質、水質檢測數據與數量等情況
為不少管網“黑戶”正式落戶
了解歷史欠賬,查清歷史遺留的管線問題
3
破難題:讓城市排水系統更“健康”、科學
當前,普寧練江治理形勢依然嚴峻,由于前期治理工作中針對污染源的摸查數據不夠準確,導致有些工作計劃不合理、開展不順利,必須分片區有序推進市區管網精細化溯源工作,形成地下管網“一張圖”。
“體檢”,目的在于找出排水管網“不健康”的地方。從短期來看,溯源排查可定位雨污混接點,便于后續科學實施“控源截污”,節約施工改造成本,徹底實現“雨污分流”,為市區箱涵內源化治理“提速”;管網溯源過程,將對淤堵管網一并清淤,加強管網維護,保障排水管網暢通;與此同時,為工業廢水偷排等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提供新抓手,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管控水平。
從長遠來看,通過污染源摸查溯源,可徹底算清“排污帳”,補齊家底不清短板;建立各類排水管網、重點污染源的檔案及各級污染源基礎數據庫,提高練江治理系統化、科學化、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,為市區空間規劃建設提供決策依據,為未來“智慧管網”建設打下堅實基礎。
污染源溯源排查冷知識
Q:“體檢醫生”討厭的天氣是?
A:雨天。因為雨天沒法作業。
Q:讓“體檢醫生”崩潰的是?
A:找井蓋。部分井蓋會因為被水泥路覆蓋等原因,
在地面上消失了,必須“挖”出井蓋來。
Q:“體檢醫生”的心里話是?
A:項目進行期間,可能會給市民造成一些不便,
請大家多多理解與支持啦!!!
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